百老汇官网入口_4001老百汇net_官方版本

清风正气吹遍衡南
发布时间:2025-03-25 09:59 4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衡南县围绕打造“只要来衡南,一切都不难”的政务服务品牌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行“‘清’易通·‘码’上办”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足不出户,可以把自己的诉求解决好,将问题处理在基层,把茅盾化解在基层。
 
  着力打造来信来访的“直通车”。按照“互联网+信访”思路,搭建“‘清’易通·‘码’上办”服务平台,设置“局长码上办”“书记镇长码上办”“县纪委书记码上查”“码上找县长”“码上找县委书记”等五类二维码,开辟民情诉求表达的直通车,让群众轻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反映诉求,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在各县机关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张贴对应二维码,并充分利用微衡南、智慧衡南、衡南党政门户网、衡南手机报等媒体,以及“网上衡阳”监督服务微信群、屋场恳谈会、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积极推广“‘清’易通·‘码’上办”服务。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让企业和群众更直观更全面了解“‘清’易通·‘码’上办”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
 
  着力打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建立受理、办理、回复、反馈以及效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机制,确保及时高效办理群众诉求。在高效处置群众诉求的同时,加强对社情民意的梳理汇总和分析研判,对问题反映集中的单位,督促系统整改,完善工作机制,打好制度“补丁”。通过对“纪委书记‘码’上查”收到的66件信访举报进行分析发现,粮补资金发放和行政执法领域问题占比超过30%。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启动种粮惠农补贴资金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制定完善了《衡南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衡南县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和办法。从解决单个诉求,到系统分析、集中整治,实现了某一方面、某一领域问题的综合治理。
 
  着力打造作风转变的“试金石”。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干部作风转变的“试金石”,该县通过推行“‘清’易通·‘码’上办”服务,倒逼工作责任落实,推动党员干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求直机关单位和乡镇(街道)“一把手”对诉求办理工作亲自部署协调,亲自把关审核,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县行政审批局对群众扫码反映的问题诉求逐一进行满意度回访,并建立办理和回访情况专项台账。对反馈“不满意”的诉求,责成相关单位立即复查复核;仍不满意的,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督办,直至群众满意。县纪委监委强化“码”上监督,对检举控告类诉求严格按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进行处置,对非检举控告类诉求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对工作履行不力、回复不及时、拖拉推诿的部门或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自5月18日启动以来,共收到诉求240件,已办结223件,群众首次回访满意率95.83%。同时,大力开展查执行治顽疾、查效能治堵点、查诉求治微腐、查担当治慵懒、提振干部精气神“四查四治一提振”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推动干部作风转变。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职能部门、党员干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的“优化剂”。立足审批环节最少、审批速度最快、政务服务最优、营商环境最好“四最”目标,把推行“‘清’易通·‘码’上办”服务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线上,及时受理涉企问题诉求。线下,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重点解决不能成功受理、分发、办结或者来回跑、多次跑等难点事务。同时,对反映涉企服务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索贿受贿、随意执法、不落实涉企政策、干扰企业正常运营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快办快处。比如,南方新材料公司扫码反映“企业今年亏损600万,交警队相关执法部门不定时对运输车辆执法排查影响经营生产”问题,县交警队第一时间向企业解释执法检查的必要性,并提出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的方案,企业表示理解和满意。
 
来源:三湘风纪

Baidu
sogou